近兩年
不少美業人大感“生意越來越難做”
“倒閉潮”中步履維艱
他們疑惑“美業真的進入了衰退期嗎?”
“我們的美業到底怎么了?”
有人走了,有人留下了,有人追著風口跑,有人轉型升級了:做美容院的做了美甲美發、做手法的上完速成班變成了醫美微整、培訓策劃的干起了電商互聯網……有一句很扎心話:轉型是找死,不轉型是等死!

哀鴻遍野中,卻仍舊有一大批企業、品牌、廠商、代理商、美容院做得風生水起,他們堅信:“美業無寒冬,只有優勝劣汰,適者生存!”

如何熬過“倒閉潮”?
轉型還是堅守?
找死還是等死?
美業人該以一種怎樣姿態繼續存活?
11月4日,第38屆成都美博會開幕期間,成都美博會攜手138新傳媒,在《CCBE新聞采訪間》,特邀美業各領域總裁、精英,探討美業“倒閉潮”中怎樣轉型與破局?困擾無數美業人的難題似乎有了新答案。

成都美博會主席 崔紅波
能者不會,會者不難

那些覺得生意難做的人眼光存在某種局限,沒有跳出美容小圈子來看行業整體,因為很多人在說難的同時,行業內“笑傲江湖”的企業也很多。
像我們做會展的也很難,但每次度過困難之后再回頭找原因,發現是當時的思路沒打開。如果你覺得難,你就應該出去走走、多切磋交流。
中清科華集團董事長 趙峻
“倒閉潮”的出現是件好事

“倒閉潮”是經濟和行業環境所致,也是必經階段。生意越來越難做,原因有二:一是社會總體經濟水平下降,消費者收入變少,消費將隨之減少,導致生意在短時間內難做;二是市場上的模仿者太多,做不出自己的特性和高度,讓消費者難以相信、認可。
任何行業都會有去舊迎新、不斷升級的發展過程,隨著消費者需求和標準的提高,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、經營管理能力都需要提升,只有這樣生意才能越做越好,提升過程中就會出現優勝劣汰。只有經過了秋冬,才能迎來春天的生機,生與死之間代表的是新生,不是衰退。
如何轉型:我認為很多廠家沒搞懂什么是轉型,轉型應該是一個不斷提升優化的過程,轉化掉不好的姿態,而不是完全丟掉自己。轉型最重要的是求真務實,創新堅持。
瑪姿寶董事長 鄭元東
消費市場在變,就得與時俱進

互聯網一定要找到實體出口,讓龐大的線上代理商體系盡快找到線下店結合,只有找到互聯網和傳統美業的結合點,品牌的落地性才會強。
我們應該堅守:誠信和創新。一個行業的根本是誠信和創新,這是中國美業所缺乏的。美業愿意創新,但不愿意堅守誠信,打破微商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現象,做民族品牌的第一品質,堅守品質才是品牌立足資本;同時也應該跟上時代,打破傳統,大膽創新。
環球創美會執行主席 漁米
我不認為存在真正的“倒閉潮”

“倒閉潮”一說危言聳聽,甚至有些言過其實,因為從行業角度出發看到的是有“倒閉潮”,也有開店潮,這兩者背后的真實原因是市場仍然存在,而且很大,只是現在的消費者更理性,市場對從業者的要求也隨之提高。順應了這一市場趨勢的店家就能越開越好,反之就將進入“倒閉潮”,優勝劣汰是永恒的規則,不必害怕,只是市場需要自我進化。
急功近利的轉型才會死。我不認同轉型是找死,不轉型是等死這句話,關鍵看怎么轉。假如是機遇自身情況,為提高服務體驗而在營銷、管理、項目選擇上進行改革、完善,就是必要的。但如果是覺得做美容難就轉行其他行業、其他項目,為了掙錢追熱點、做短項目,這就是轉型找死。
至于不轉型等死就太過被動,市場變化、競爭激烈時,以不變應萬變就是在等死,必須與時俱進,從自身優勢與服務核心出發而做的各項轉變、調整,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轉型。美業人都應該認清行業、堅守服務這一行業本質,始終以為消費者提供價值服務的“不變”,與時俱進地應對項目、模式、營銷、管理各方面的“萬變”,才在行業內走得長遠。
蒄緹雅董事長 陳華
企業倒閉,不代表行業不行

“倒閉潮”的到來是企業自身有問題,而不是行業出了毛病。現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,人民的生活水平隨著經濟發展在不斷提升,在健康和美容方面的投入也越來越多,但關鍵是你能在這塊越做越大的蛋糕上切多大一塊。
我認為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新陳代謝,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占領一席之地,那些抱著過去的成功經驗、看不到消費人群新變化的企業就必將被歷史洪流所淘汰,在“倒閉潮”中做成功的終端店家就能說明這一點。
轉型是必要的,但轉型應該是思想上的轉型,為客戶創造價值,而不是簡單地做了新項目、新產品,那些轉型轉死的企業是對自身資源、定位沒有搞清楚,就盲目追熱點、想掙快錢但思想依舊固化才搞死的,轉型應該以客戶市場的需求為導向。
愛潤妍副總裁 郭寶
轉型是大經濟環境下的必然趨勢

轉型不只是一家企業、一個行業的事,而是在大經濟環境下不得不面對的形勢,因為當下的生活已被移動互聯網占領,消費人群的心理和需求已發生改變,企業主們就必須對此做出回應,因此轉型是必須的。
不只是企業內部的轉型,重點是要站在市場高度上轉變思維,重新剖析市場大數據,根據消費者新需求不斷進行產品定位、研發、營銷和推廣模式上的轉型與提升,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轉型。
佳仁順董事長 劉金林
拋棄誠信的企業,必須倒。

當行業達到飽和狀態的時候,行業會出現洗牌現象,出現“倒閉潮”是必然的。美業是一個缺乏誠信的行業,在當下的“倒閉潮”中,那些不按照市場規則,靠炒作和包裝在急功近利、掙昧心錢的企業必將被淘汰。
愛美與追求健康是永恒不變的市場需求,因此美業是個有前景的行業,但只有誠信為本、真正為顧客著想、踏踏實實做生意的才能沉淀下來,剩者為王。
華博向大大總經理 李藝周
競爭多了,生意就難做

市場蛋糕就這么大,吃的人一多,每個人手里的生意就會變得難做,這種時候就需要做些轉型調整。拿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微商舉例,一是實體轉向微商,現在顧客注重體驗了,微商又開始找實體銷售出口。
二是產品多樣化,當只賣一款產品收入沒以前高時,就得增加其他類型來補充下滑了的銷售額。不管怎么轉型升級,對于微商來說,有四點不能變:產品質量的保證、讓代理商有利潤可掙、產品在健康方面的市場競爭力、產品的專利性。
浦資國際董事長 秦國禎
不適應環境變化,被淘汰是必然的。

“倒閉潮”的到來就像猛犸象和恐龍因不適應環境變化而滅絕一樣,今天的美容行業里,互聯網和顧客更高、更快、更好的消費新需求已經取代了以往的口碑傳播和體驗營銷。但面對新趨勢,覺得美業開始難做的人是因為他們接觸得少,不愿改變,只有5%的人愿意跳出舒適圈,剩下的就必將被美容新浪潮所淘汰。
轉型是一線生機,無動于衷才是死路一條。就算轉型是找死也得去做,不確定性中萬一是一條生路呢?面對變化無動于衷、墨守陳規就只有死路一條。轉型并不是要顛覆一切,而是直面變化,創新是必須的,立足自身的特色與核心技術,找準定位,在某一個點上不斷精進,讓別人因此記住你的優勢。
“倒閉潮”,不是哪一個行業的專屬
市場在變,有人草草收場,有人笑傲江湖,生死之間,勝出的不是老板、不是企業,而是真正為行業、為顧客創造價值的理念。
說到底,美業潮來潮往間,大浪淘沙里,沉淀著的無非“服務”二字,別的,都是浮云。
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
最后關于美業的轉型與破局
小編想借用崔主席常說的一句話
“答案就在提問中”
不知道這些能否給您帶來新思路

第38屆成都美博會展會現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