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藝術研究院中青年藝術家系列展
日期:2017-04-08 / 人氣: / 來源:
林若熹作品《松亭》
林若熹作品《好結果》
近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“線意志——林若熹作品展”,讓我們又多了一次零距離欣賞林若熹作品的機會。此次展覽是為全面展示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創作力量所推出的第四次“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系列展”。展覽由“守望經典、抱樸含真、圖像寓言、消解重構”四個部分組成,將分批分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。本次參展藝術家為林若熹,他長期致力于中國畫的創作與探索研究。
林若熹作品《今夜》
林若熹,1963年出生,北京人,祖籍廣東惠來。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委員、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有《白描研究》、《中國畫水論》獲國家級課題立項。1993、2005年兩度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。1996、2000年在臺灣國父紀念館、彰化文化館舉辦個人畫展,并多次在中外舉辦個人畫展。作品《春夏秋冬》等獲國家及省部級獎項。有論著《中國畫線意志》《解讀傳統》和多部畫冊出版。
林若熹作品《時間記憶》
此次展覽,展出林若熹近年力作十幾件,作品包括白描、工筆、寫意、沒骨等樣式,特別要提到兩件作品,《君蘭訪客》和《君子苑》。工筆重彩《君蘭訪客》,此作為歷時兩年完成的巨幅。如此尺幅的重彩工筆作品,實屬罕見,氣勢逼人。品讀林若熹的畫,常常沉醉于那富含詩意的色彩韻律中。極其宏大的繁華與內斂柔情的靜穆,熱烈奔放的絢麗與冷靜自持的平和,燦爛喧囂的華章和悵然若失的孤獨……其畫中構筑了一個如歌的色彩世界。他的色彩并非完全與客觀物象所對應,而是意象的,是經由主觀情感與自然物象之間的調和而來,既具有東方傳統繪畫的靈性,又融入了西方現代色彩的理性因素。《君子苑》為白描長卷,也是一件巨作,經歷三個春秋才完成的作品。該作是此次展覽主題“線意志”的最好注腳。
林若熹作品《千手萬物》
更值得注意的是林若熹作品的尺幅,有大如巨幛,也有小只盈尺。在傳統卷軸畫中,由于生產水平的限制,而且是屬于書齋欣賞,作品尺幅相對較小,而大尺幅只出現在非卷軸的壁畫方面。除了生產水平問題,大與小的不同尺幅的不同繪畫作品的出現,最主要是因為觀看距離的不同而造成。因此,在造型上大尺幅與小尺幅應有不同。觀林若熹作品,巨幅作品有“致廣大”的震撼感而不孱弱,且精妙;小幅作品,正如其他花鳥畫家一樣,有“盡精微”的可以近距離把玩品味的精致。這些都跟他在造型的處理上有關,考慮到觀看距離,巨幅采用宏觀處理,更加注意造型的外結構和畫面構成的塊面感,把握遠距離觀看的效果;小幅采用微觀處理,更加注重造型的內結構的精細刻畫。這更體現林若熹作為一位造型藝術家的可貴之處。
林若熹作品《紅椿春雪》
從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始,林若熹的花鳥畫在就為畫壇所熟悉。其作品根植于嶺南傳統筆墨的文化土壤,大膽借鑒外國文化包括現代藝術的多元嘗試,構圖出新,耐人品讀。然而,他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,作品題材、樣式涉及花鳥、人物、山水,工筆、寫意皆善。每次展覽都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新形式。畫風上他將民族特色、地域色彩、東方韻致和現代品味巧妙而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。
觀林若熹作品,除了欣賞到如詩的畫境,還感受到畫家的睿智,開闊的文化胸懷,既堅守本土又不墨守成規,體現了對本文化的自信。
作者:admin
推薦內容 Recommended
相關內容 Related
- 參加展會后怎樣分類跟進不同的客人03-06
- 如何便捷地找到行業內最合適的展會?12-17
- 北京禮品家居展年度禮品新品發布首選平臺12-10
- XTAR愛克斯達新品PB2S亮相北京BIRTV2019展12-02
- 2019中國國際金融展:CVTE全面賦能傳統銀行網點智慧化轉型11-18
- 中國5G商用進程:華為精彩亮相2019通信展10-31